首页 | 关于作协 | 主要领导 | 新近文集 | 推荐文章 | 文坛活动 |
散文园地 | 诗歌创作 | 小说世界 | 纪实报道 | 古典文学 | 传统艺术 |
春华秋实 | 翡翠文苑 | 椰风蕉雨 | Aneka Sastra | 友情链接 | 留言簿 |
26国华文媒体聚焦文化中国(三)
泉州开元寺蕴涵千年文化
如果我们观光福建省,不可不去泉州市,如果我们去泉州市,就不可不游开元寺。 实际上,中国各地的“开元寺”至少有16处之多,其中最著名的是邢台开元寺、苏州开元寺、正定开元寺和泉州开元寺。 在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西街(从前的西城外)的开元寺,如今成为全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于唐武后垂拱二年(686年)由黄守恭开创,迄今已有逾1300年的历史。 泉州开元寺是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文化古迹,也是福建省内规模最大的佛教寺院。此寺原名莲花寺,后来改名为兴教寺、龙兴寺。据说,唐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唐玄宗诏天下诸州各建一寺,以年号为名,因此改名为开元寺。开元寺南北长260米,东西宽300米,占地面积7.8万平方米,现存仅为原来的十分之一、二。 我们迈入泉州开元寺山门,便看到辽阔的院子,正中宝殿上的巨匾大字书写“桑莲灋界”。据说是开元寺的雅称,来源于唐朝垂拱年间桑树开白莲花的典故。第七期海外华文媒体高级研修班学友们也就在宝殿前院合影留念。 开元寺的山门,也叫天王殿。它建于唐武则天垂拱三年(公元687年),后来经过几次火灾烧毁与重建,现存建筑是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修建的。 山门石柱上还悬挂有一木制对联“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据说这是南宋大理学家朱熹的创作,由近代高僧弘一法师所书写的。它是泉州这个具有浓厚宗教文化色彩的古城风貌的真实写照。分坐在天王殿两旁的是按佛教密宗规制所配置的密迹金刚与梵王。它们怒目挺胸,状极威严,却与一般寺庙所雕塑的四大金刚的造型不同。
跨过山门就到了拜亭,从这里可看到拔地而起的东、西两塔,以及宽敞明亮的东、西两廊,它们对称地排列在拜亭两旁,而我们所在位置就在开元寺的中轴线上。据悉,佛教传入中国巳有一千多年历史,并在中国各地落地开花,与中国传统文化融为一体。开元寺的布局就突出了中国古建筑的南面为尊和中轴线为主的特点。 拜亭前面是宽广的石庭,俗称为拜庭,其两边分列着八棵百年大榕树,有的还超过800年树龄,古树阴翳蔽日,盘根错节,增添了开元寺静寂、庄严的气氛。树下排列着11座唐、宋、明时期不同形式的古经幢、小舍利塔,以及两只赑屃(据说是善于负重、形似龟的神兽)。 庭中还置立着一座3米多高的石雕焚帛炉,盖钮雕蹲狻猊(据说是形如狮、喜烟好坐的神兽),炉身周雕幡龙、祥云、莲瓣、蔓草等纹饰,形制优美,满溢仙气,雕工精妙。 根据导游的指点,焚帛炉稍后两侧,还有两座南宋绍兴十五年(公元1145年)泉州南厢柳三娘捐建的印度萃堵波的方形石塔,塔上刻有萨锤太子舍身饲虎的故事,是印度教在南宋时留下的痕迹。 这两座波罗门金涂式石塔,高约5.5米,每面雕绘四尊佛像,塔身四面刻圆拱龛,龛内浮雕故事图。而且塔顶四个转角雕有插翼飞兽,塔顶每个转角有石雕的花卉和蕉叶。据说为宋代时期佛教与儒、道合一的表现。
左塔的须弥座上刻着:“右南厢梁安家室柳三娘,舍钱造宝塔二座,同祈平安。绍兴乙丑(绍兴十五年,1145年)七月题。王思问舍钱三十贯,乙酉重修。” 实际上,这双波罗门金涂式石塔是复制品,原来的石塔已被坍塌的百年古树压碎。 根据资料,1982年8月,台风刮倒泉州开元寺拜庭的巨榕,榕树压倒石塔。后来,塔中清理出五代时期泉州刺史王继勋等善信捐资雕刻的佛顶尊胜陀罗经幢。又清理出银质鎏金观音像,背面刻“泉州右南厢宣明坊女弟子柳三娘,与夫主梁安共舍宝塔一座,并永充供奉。 大殿后面,我们在中轴线的第二个台阶上就可看到戒坛,这是佛教徒受戒的地方,这种神秘肃穆的氛围,令人敬畏,令人看破红尘,令人一心皈依。而这里的戒坛也称为“甘露戒坛”。据说,唐代此地经常降甘露,有一位叫行昭的和尚就在这里挖了一口井,井水清澈,且甜如甘露。直至北宋天禧三年(公元 1019年),后人在井上建坛,因此称为甘露戒坛。 越过戒坛之后就看到藏经阁,这里的藏经阁也称为“百宝楼”,表示珍藏佛家宝典之处。据悉为元代至元二十二年(公元1285年),僧录刘鉴义建造的。元、明时期已经过多次重修,至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圆瑛和尚改建为水泥仿木结构的二层楼阁。
大雄宝殿在主体建筑的中轴线上,也称为紫云大殿。大殿上方巨匾写着“桑莲法界”四个魏碑风格的大亨,以应传说中 “桑开白莲”的故事。 根据传说,泉州在唐朝初期已成为盛产丝绸的地方。这片土地原是大财主黄守恭的桑树园,有一天,黄守恭梦见一位僧人向他募地建寺,这位大财主说要等桑树开出白莲花后就献地结缘。神奇的是几天之后,满园桑树果然都开出白莲花,黄守恭深深为无边佛法感动,果然把这片桑树园捐献出来。 虽然这只是神奇的传说,却为当地居民津津乐道,世代相传,年深日久,也使到开元寺获得“桑莲法界”的美称。 大雄宝殿始建于唐朝垂拱二年(公元686年),也称为“百柱殿”。先后经过唐、南宋、元、明几次受灾与重建,现存建筑物是明代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遗物。大殿通高20米,面宽九间,进深六间,面积达1387.75平方米,大殿出拱深远,外观雄浑,保存唐朝宏模巨制、巍峨壮观的建筑风格。 大雄宝殿满堂都是佛像,我们犹似进入天界佛国。笔者知识浅薄,对佛教认识不足,竟觉得许多佛像都很相似,但又略微有所差异,若问有何不同之处,却说不出其所以然,但若要打破沙窝问到底,也只能以一句话概括:“含有一股相同的佛气”。
根据资料所说,“大殿正中供奉的是唐代御赐佛像毗卢遮那佛,汉译大日如来,是佛教密宗的最高神抵。其两旁是五代王审邽修大殿时增塑的四尊大佛,依次为东方香积世界阿閦佛,南方欢喜世界是宝生佛,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北方莲花世界成就佛,合称五方佛,也叫五智如来。这五尊大佛金光闪烁,衣纹清晰,神容慈祥,法相庄严,双手分别作说法、施与、接引、禅定等相,工艺精巧,令人叹绝。五方佛的胁侍有文殊、普贤、阿难、迦叶以及观音、势至、韦驮、关羽、梵王、帝释等诸天菩萨、护法神将共 10尊。在大殿后正中供奉着密宗六观音的首座圣观音以及善才、龙女和两翼神态各异的十八罗汉。” 据悉,开元寺经过多个朝代,历届的住持皈宗多有不同,其中有法相宗、律宗、净土宗、密宗、禅宗等宗派,而大殿却能保持这种“求同存异”罕见的规制,由此可见佛家“有容乃大”的思想。 著名的泉州东西塔就是耸立在开元寺拜庭两侧广场中,相距约200米的八角五层楼阁式仿木结构石塔,斗拱飞檐,十分华美。它是开元寺的镇寺之宝,也是中国佛教的重要文物。它以塔身雄伟、形制奇妙,建筑的神工和雕镂的精美而扬誉海宇,吸引着自宋朝以来至今的无数中外学者和游人,他们前来这里游览、观瞻、揣摩和研究。 只可惜的是笔者“不知开元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寺中”,背着照相机跑到东塔左右瞄准,又赶到西塔上下调正,搞来搞去就是无法把东西两塔合照在一起。 东塔名为“镇国塔”,据说是在咸通六年(公元865年)由倡建者文偁禅师建成五层木塔。前后经过几次毁坏与重修,易木为砖。至嘉熙二年(公元1238年)本洪法师才易砖为石,后来再由法权法师,天锡法师继造,前后经过十年工夫才完成。 如今的东塔通高48.24米,塔平面分回廊、外壁、塔内回廊和塔心八角柱共四个部分。塔为框架式的结构。正中的塔心柱直贯于各层,是全塔的支撑。各层塔心柱上的八个转角处均架有石梁,搭连于2米厚的塔壁和倚柱,顶柱的护斗出华拱层层托出,缩小石梁跨度,加强支撑力度。石梁与梁托如同斧凿,榫眼接合,使塔心与塔壁的应力连结相依形成一体,大大加强了塔身的牢固性,使这座重达一万多吨的建筑物虽经历700多年风霜雨露而巍然不动。甚至在公元1604年的八级地震,也无法动摇它的根基。
石塔不但坚固无比,而且造型精致。塔檐呈弯弧状向外伸展,檐角高翘,使塔身有凌空欲飞的态势,显得轻盈。每一层塔壁上还刻有十六幅浮雕,分别刻有人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和佛乘,共计80幅栩栩如生的人物雕像,而且刀工细腻,线条流畅,巧夺天工。 西塔名为仁寿塔。根据史籍,五代梁贞明三年(公元917年)王审知由福州泛海运木来泉州建此塔,最初取名为“无量寿塔”。后来在北宋政和四年(公元1114年),由宋徽宗赵佶赐名“仁寿塔”,前后经过毁坏与重修多次,易木为砖,至宋绍定元年至嘉熙元年(公元1228-1237年)才由自证法师易砖为石,先于东塔十年建成。西塔通高44.06米,略低于东塔,其规模与东塔几乎完全相同。 根据佛教的说法,东塔代表人间娑婆世界,“娑婆”的意思是“堪忍”,指人类世界灾难深重,不堪忍受。西塔代表西方极乐世界,是佛教所向往的净土。 笔者在现场上观察,第七期海外华文媒体高级研修班学友们及其他游客,似乎更喜欢在东塔附近流连观赏、拍照,也许就是因为他们更喜欢人间娑婆世界吧? 东塔镇国塔是释迎牟尼佛的象征,塔的束腰部分雕刻四十幅佛本生故事,有太子出游、沙门示相、钵降火龙、经乘白马等表现佛陀成道、传布佛法的内容。
西塔仁寿塔象征极乐世界,八方上下都是光明净土。塔的上下有菩萨、神将、高僧以及腾龙、舞狮、梅花鹿、花卉等浮雕。 两塔共有三百八十四尊浮雕,值得注意的有四幅,分别是梁武帝萧衍、昭明太子萧统、猴行者以及有胡子的观音。梁武帝萧衍四次舍身入寺当和尚,每次都须大臣花重金捐给佛寺,把他赎回;其子昭明太子萧统,曾主持编选赫赫有名的《昭明文选》,他也祟信三宝,遍览佛经,所以也在浮雕之列。西塔的猴行者形象酷似《西游记》里的孙悟空,但它的年代又早于《西游记》三百年,所以海内外有学者提出了“孙悟空”的原形出于福建的观点。而留有胡子的观音形象说明至少在南宋改建石塔时,仍存有印度佛教中男性观音的观念,后来中国各地寺庙才逐渐以女性观音塑像所代替。 说到西塔的猴行者,《西游记》的孙悟空,笔者认为这些传说应与印度史诗《罗摩衍那》的神猴“哈奴曼”(Hanuman)具有密切的关系,至少也是凝集人们“以猴拟人”的想象力。 根据调查研究指出,《罗摩衍那》史诗成书时间悠久,但不会早于公元前300年。书中所述神猴“哈奴曼”拥有四张脸和八只手,解救阿逾陀国王子罗摩之妻悉多,与罗刹恶魔罗波那大战。 罗摩是大神毗湿奴化身。罗摩之妻悉多非常美丽,被楞伽城十头魔王罗波那用计劫走。罗摩在寻妻途中助猴王须羯哩婆夺得王位。猴王派手下大将哈努曼,随罗摩去寻妻。哈奴曼勇敢机敏,就像“孙悟空”那样能腾云驾雾,火烧楞伽宫,盗仙草,终于帮助罗摩征服了强敌,救出悉多。 神猴哈奴曼的故事是印度神话中的精品,哈奴曼不仅在印度家喻户晓,而且在东南亚各国,包括印尼人民的心中亦敬为英雄。
东西两塔已成为泉州的象征。既是泉州人民的骄傲,也是海外侨胞和台湾同胞所憧憬的乡影。即使是没有到过泉州的人也常在说:做人要“站着像东西塔,躺着像洛阳桥”,可见东西塔在他们心目中的份量。 开元寺花园有一株百年菩提树,许多游客和善男信女喜欢在树下拍照留影,第七期海外华文媒体高级研修班的同学们也纷纷把这株“百年智慧树”存入相机记忆卡。 菩提树也称为圣树、思维树、觉树等,与佛教渊源颇深。菩提树的梵语原名为“阿摩洛珈”(Pippala),因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悟道,才得名为菩提树(Bodhivrksa),而“菩提”(Bodhi)意为“觉悟”。基于此点,在世界各地的丛林寺庙中,普遍栽植菩提树。 菩提树被佛教徒举为“圣树”是有一定道理的。据悉,菩提树的花可以作为药材入药,其果实同样具有祛疾除病,养生保健,益寿延年功效。 开元寺西塔旁边有一道长达十余米的石壁,是中国古代宫殿或大型寺庙等建筑物大门前的一道屏障,以显示其威严庄重,古人称为“照壁”。开元寺这个照壁正中有栩栩如生的“麒麟”浮雕,左边是马、象等浮雕,右边是羊、鶴等浮雕。 “麒麟壁浮雕”。根据记载,开元寺的“麒麟壁浮雕”是在清代乾隆乙卯年(1795年),建于泉州府城隍庙前的,并成为城隍庙的附属建筑。新中国政府于1970年代初,把“麒麟壁浮雕”移砌到开元寺西塔北面,使之更易保护。 麒麟是中国古籍中记载的一种神物,与凤、龟、龙共称为“四灵”,是神的坐骑,古人把麒麟当作仁宠,雄性称麒,雌性称麟。无论是麒或麟皆为古代的吉祥神宠,主太平、长寿、吉祥。然而有历史专家说,明代时期,一些“外邦”向明朝皇帝进贡的“麒麟”,其实是现代人所说的“长颈鹿”。 有人说,泉州开元寺照壁上的上述神兽,有两种说法:一说是麒麟,龙首牛尾,麟身偶蹄,步云回首顾盼状,下配嵌砖雕的元宝,如意等吉祥物。左右两堵各嵌砖雕的灵芝、牡丹、鹿、鹤等,暗喻福、禄、寿俱全。 另一说是:照壁上的神兽并非麒麟,而是称为“贪”(左旁加“犭”)的一种独角兽,古人所说“人心不足蛇吞象,贪心不足吞太阳”,就是这种类似“麒麟”的古兽。至于这种“古兽”是否曾经存在世上,或者已经灭绝了?这固然是不得而已,但我认为“人心不足蛇吞象”的家伙至今还是大有人在。
曾任中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的现代文化名人郭沫若曾于1962年秋季参观泉州开元寺。至今在开元寺东侧准提禅寺山门前西侧园圃,设置他所手书《咏泉州》诗碑。此碑高2.5米,宽1米。落款为“一九六二年咏泉州,郭沫若”,行草写道: “刺桐花谢刺桐城,法界桑莲接大瀛。 石塔双擎天浩浩,香炉独剩铁铮铮。 亚非自古多兄弟,唐宋以来有会盟。 收复台澎今又届,乘风破浪待群英。” 笔者在开元寺内信步观景时,无意之中走入尊胜院,也看到了弘一法师纪念馆。可惜的是当时这座纪念馆大门紧闭,附近也没有管理员或服务生,笔者不得而入,只能把这座弘一法师纪念馆存入照相机镜头。 弘一法师是近代高僧,也是中国新文化运动先驱之一,据说,他圆寂后遗骨葬于泉州清源山和杭州虎跑寺,然而他一生中的最后14年在泉州生活的史料、照片、著作和墨宝皆陈列于弘一法师纪念馆之内。
根据记载,弘一法师(1880-1942)俗名李叔同,浙江平息人,生于天津。许多网友说“二十文章惊海内”的弘一大师,甚至在中国近百年文化发展史中,学术界公认李叔同才华横溢,既是通才,也是奇才,更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他最早将西方油画、钢琴、话剧等引入国内,且以擅书法、工诗词、通丹青、达音律、精金石、善演艺而驰名于世。 据悉,弘一法师的书法艺术达到了“朴拙圆满,浑若天成”的境界,鲁迅、郭沫若等文化名人都以得到大师一幅字为荣。同时,李叔同也是在中国画界开创人体写生的第一位教师;而且他卓越的艺术造诣培养出画家丰子恺和音乐家刘质平等文化名人。 他在1901年入南洋公学,受业于蔡元培,后因参加学运,被迫离校出走。1905年东渡日本留学,在东京美术学校攻油画,同时学习音乐,并与其他留日学生创办“春柳剧社”,就是在这个时期,李叔同编制话剧《茶花女》、《黑奴吁天录》、《新蝶梦》等,成为中国话剧运动创始人之一。 根据史籍,李叔同于1918年8月19日在杭州虎跑寺出家,开始了一种刻苦向佛、精研律学的简朴生活。他苦心向佛,过午不食,精研律学,弘扬佛法,普渡众生出苦海。他云游温州、新城贝山、普陀、厦门、泉州、漳州等地讲律,并重兴泯灭了八百余年最难修的唐朝南山四分律宗,他因此被佛门弟子尊奉为第十一代律宗祖师。 另外,根据余秋雨在《庙宇》所载,李叔同曾居住在五磊寺。抗日战争爆发之后,他在这里多次提出“念佛不忘救国、救国必须念佛”的口号,说“吾人所吃的是中华之粟,所饮的是温陵之水,身为佛子,于此之时不能共纾困难于万一”等语,表现了深厚的爱国情怀。 弘一法师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是由绚丽至极归于平淡清寂的典型人物,然而他的爱国主义思想,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精神犹如金石一般恒存。
26国华文媒体聚焦文化中国 |
|||||
Perhimpunan Penulis Tionghoa Indonesia (c)20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