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关于作协 | 主要领导 | 新近文集 | 推荐文章 | 文坛活动 |
散文园地 | 诗歌创作 | 小说世界 | 纪实报道 | 古典文学 | 传统艺术 |
春华秋实 | 翡翠文苑 | 椰风蕉雨 | Aneka Sastra | 友情链接 | 留言簿 |
重走郁达夫文化之路(一)
极有意义的文化旅游 2015年5月14日(周四),印华作协袁霓总主席亲自启动北干巴鲁-巴耶公武-武吉丁宜-巴东“重走郁达夫文化之路”之旅。从雅加达出发的文友其中是林秀、叶冬珍、黄碧珍、林乙虹、廖巧音、黄秀花、陈玲英、陈慧芝、陈德胜、陈伟宏、陈兆龙、郑金典、许耀南、刘杰夫妇、那善童和华实,这支雅加达团于当天中午抵达北干巴鲁。直接到北干巴鲁的有棉兰的孙国静、林来荣、吴祖桥和许箐栽文友,万隆的文苗文友,楠榜的朱启刚文友。 当时获得印华百家姓协会副总主席黄章伙、廖省印华百家姓协会主席方田益,以及北干巴鲁文学爱好者俱乐部领导人司徒永光、寇晨明、钟志平和小褚等文友的欢迎。 廖省印华百家姓协会主席方田益以东道主的身份宴请印华作协代表团,同时也简单介绍当地华人于主流社会融洽相处的情况。 印华作协代表团也参观廖省印华百家姓协会办事处。这个办事处除了供常例运作之外,也在楼上开设学习班,由教师刘明慧(Huiniah)等向学子们弘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
根据介绍,廖省印华百家姓协会也向贫穷家庭子弟提供助学金和奖学金,而且援助的对象并不分种族、阶层和宗教,主要是取义教育兴国之意,同时也促进华族和其他兄弟民族的认知和交融。 廖省印华百家姓协会也极力支持印华作协北干巴鲁文学爱好者俱乐部的成立。按照计划,北干巴鲁文学爱好者俱乐部于2015年5月14日(周四)晚上七时正式宣布成立。 北干巴鲁市成立于1784年6月27日,如今成为廖省省会和最大的城市,也是全省政治、经贸和服务业中心,根据2013年统计的人口约达96万人。这个城市拥有1个机场、2个长途巴士终站(城际和省际),以及2个港口(在Siak河与Duku河)。这个城市在最近几年以来发展非常迅速,市区新建了多个商业区。 十八世纪时代,北干巴鲁是各地商船从马六甲海峡沿着西亚克河流域进入苏门答腊岛内陆的一个市集。1784年6月23日,西亚克苏丹王朝通过大臣委员会开始把北干巴鲁定位为城市。
西亚克河是这个城市的“母亲河”,母亲河把北干巴鲁划分为东、西两个部分,而母亲河滋养了东西两岸人民的福利生活。北干巴鲁在1960年的领域面积只有16平方公里还属镇区而已,后来在1987年扩展为446.5平方公里,中央政府也因此批准北干巴鲁提升为城市,最终北干巴鲁在2003年发展成为拥有12个镇区共面积为632.3平方公里的大城市。 这个城市的居民以米囊加族(Minangkabau)占38%为最多,华族人数仅占2.5%。居住在北干巴鲁的华族除了当地土生土长的居民之外,还有从廖省沿岸地区、廖群岛省、棉兰和巴东等地迁来的居民。 这个城市发展的很快,在1956年是当时的中苏门答腊省(简称中苏省)附属的一个自治小城市。1957年,廖内省从中苏省分割出来,并以丹绒槟榔(Tanjungpinang)为省会之后,北干巴鲁就归入廖内省。 1959年,廖群岛省从廖内省分割另成一个省,并以所辖民丹(Bintan)岛上的丹绒槟榔为省会,因当时的北干巴鲁已成为大城市,也就顺理成章升为廖内省的省府。 北干文学爱好者俱乐部正式成立
在印华作协与廖省印华百家姓协会良好合作之下,北干巴鲁文学爱好者俱乐部于2015年5月14日(周四)正式宣布成立,并于当晚八时许在Ameera酒店大型会议厅举行了隆重的成立典礼。 当时出席北干文学爱好者俱乐部成立仪式的知名人士,其中有印华百家姓协会副总主席黄章伙,廖省印华百家姓协会主席方田益,北干巴鲁印华百家姓协会主席、酒店东翁林高伟伉俪,北干巴鲁文学、文化界前辈司徒永光,还有来自棉兰书画学社社长许箐栽中医师等。印华作协则由袁霓总主席亲自率领,其中有孙国静副总主席,万隆分会理事文苗,棉兰理事林来融、吴祖桥,来自雅加达的总会理事叶冬珍、林秀、黄碧珍、那善童和华实等,以及朱启刚、郑金殿、陈兆龙等。当地文学界、文化界和教育界代表皆有出席。出席人数约200人。 印华作协各地分会和文学爱好者俱乐部也纷纷致电表示祝贺和支持。 方田益在致词中表示,廖省印华百家姓协会极力支持北干文学爱好者俱乐部的成立,这是符合印华百家姓协会历来积极推动印华文化薪火传承的宗旨。他希望北干文学爱好者俱乐部能协助推动和加强印华文化、文学的发展,不可被西方文化所排挤。
袁霓在演讲中首先感谢各方人士的支持,印华作协及其属下文学爱好者俱乐部才有今天的成绩。她强调说,成立一个组织仅是这个组织的开始,最重要的是把这个组织管理得好,要把这个组织发挥效益,为社会大众贡献力量。袁霓也在讲话中也提及文苗等文友,感谢他们为北干文学爱好者俱乐部的成立做出贡献。 北干文学爱好者俱乐部理事会主要的成员是主席:寇晨明,执行主席:褚世升,副主席:杨东汉,秘书:陈燕菁,财政:薛伟顺等。 寇晨明是第三代“侨生”,中文和印尼文都讲的很好,引人注意的是他的祖辈是蒙古族,而且是蒙古正黄旗人的后代。他向记者自谦的说,他虽然担任北干文学爱好者俱乐部理事会主席,但主要还是依靠更年轻一辈的支持,才能真正发挥出组织的力量。 北干“更年轻的一辈”何许人也?其中一位崭露头角的青年领导人就是30岁刚出头的褚世升,他在现场中担任司仪和翻译,并且是及时翻译,中文和印尼文双向翻译拿捏得很准,而且他思维敏锐,实在是难得的人才。褚世升在发表答谢词却很谦虚,但他表示将与北干文学爱好者俱乐部成员们战战兢兢工作,决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袁霓也在会上简单阐述印华作协成立的背景和经过,列举15年以来所作出的业绩。印华作协在华文文学各项国际会议上,以前只是派出少数人与会,而今却是主办了华文文学各项国际会议,作协成员也增至300人,文学爱好者俱乐部成员则有500人,作协成员发布的文集也达300余部。 袁霓表示,文学之途历来在社会上是最不受欢迎的,可说是“文化苦旅”,然而此时此地,正值著名作家郁达夫在苏门答腊岛逝世之后的70周年纪念日,印华作协竟然在北干巴鲁获得印华百家姓协会如此庞大社会组织的支持,并且看到印华百家姓协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接班人,实在令人敬佩和感动。 她还鼓励北干巴鲁文学爱好者俱乐部同仁,持续弘扬优秀的印华文化,培养更多的印华文化、文学接班人。 开幕典礼也有一些助兴节目,其中是北干学生献演的“迎宾舞”,当地圣道学校学生的舞蹈表演,学生演说,学生绘画,以及印华作协文学爱好者俱乐部主任叶冬珍献唱等。 重走郁达夫文化之路
|
|||||
Perhimpunan Penulis Tionghoa Indonesia (c)20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