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er atau banner
首页 关于作协 主要领导 新近文集 推荐文章 文坛活动
散文园地 诗歌创作 小说世界 纪实报道 古典文学 传统艺术
春华秋实 翡翠文苑 椰风蕉雨 Aneka Sastra 友情链接 留言簿

新加坡文化之旅(四)

何华实

访问墨玉斋艺术馆


文友们参观新加坡颜氏文化馆。

武吉巴梳文化老街花园的鸽子也感染了中华传统“和平相处”的习俗。

印华考察团来到新加坡颜氏文化馆的时候,很不巧文化馆理事们正在开会,但仍然允许我们参观展厅。

新加坡颜氏文化馆展厅在显著展牌写着其宗旨:(一)为颜氏历史文化作一个统筹、整理和存档,并通过展馆的对外开放,为社会注入另一股人文气息;(二)通过双语的呈现,促进新加坡多元族群间的文化交流与对话;(三)秉持学习母语和华族文化的热诚,让更多年轻人了解丰富精彩的中华文化,贴近他们的生活:(四)建构新加坡成为优质教育中心,从而与崛起的中国建造更紧密的两地关系。

文友们在多个社团获得许多赠书,每个人都提着十多部书籍,各个走得气喘吁吁,因此大家决定先把书籍放在酒店,然后在酒店附近搭地铁继续行程。

走到半路时,笔者看到一群人仰面走来,其中一人白发白眉白上衣,岂不是怡和轩俱乐部名誉主席、《怡和世纪》编务统筹王如明老前辈!不禁高兴的打起招呼。原来其他的人是林清如、谢声群和林沛,他们都是《怡和世纪》编委。


回程路上喜见《怡和世纪》编委们。左起:林沛、何华实、林清如、王如明、谢声群、寒川、叶冬珍。

新加坡母亲河上的游艇。

因陈惠连和陈惠卿两位文友已经和中央医院预约进行体检,不得不暂时离队,仅由寒川、叶冬珍和华实三人到新加坡墨玉斋艺术馆访问秦淮和李玉洁伉俪。

在前往墨玉斋艺术馆的路上,我们见到了负载了迄今长达150多年悬壶济世历史使命的同济医院。好多年前,新加坡诗人寒川曾带一群印华文友游车河,我有幸能在车上瞥见这座创建于1867年(清代同治时期)的医院,如今重逢得见其全貌,更觉得这间医院虽然并非富丽堂皇,但她在一个半世纪期间始终向弱势群体施医赠药,其医德博爱之诚更抵得过天下最富丽堂皇的大医院!

我们一面走一面交谈,不知不觉到了墨玉斋艺术馆。墨玉斋艺术馆馆长秦淮非常好客,一见到我们就说:“若知道你们回来,我一定叫玉洁拿多几张参观券,带大家去参观杨丽萍举办的孔雀舞表演会。”

秦淮特别在墨玉斋艺术馆设置一套精美的泡茶桌,还拿出珍藏的普洱茶。经过他熟练的冲泡技巧,我们有幸品尝了馥郁芬芳、味如甘霖的普洱茶。


同济医院前门墙上铭刻着充满光辉的历史。

同济医院悬壶济世百年如一日。

大家就此一面品茶,一面交谈,谈茗茶,谈书画,谈慈善活动。笔者最感到兴趣的是有关姚苏蓉和伍景山缔结良缘的故事,也许是两人情真意切,也许是秦淮极具文学细胞,令我发觉到他们的结合真正体现了人性之美。

秦淮原名陈龙玉,但由于“秦淮”名头非常响亮,因此人们只知有秦淮,而不知有陈龙玉。早在半个世纪之前,秦淮的歌声,特别是《白云》、《天边一颗星》、《再吻我一次》、《阿兰娜》等、脍炙人口的名曲,传遍了新加坡、马来西亚、香港、台湾,乃至整个世界,赢得“远东十大歌星”、“香港十大金像奖歌星”、“抒情歌圣”等荣誉。

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秦淮同时又是一位杰出的诗人和作家。秦淮很早就开始在文学领域辛勤耕耘,早在中学时期,他就开始在报刊投稿,并在1961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无花的梦乡》。此后,他的作品经常在《南洋商报》、《联合早报》、《联合晚报》、《新明日报》、马来西亚的《星洲日报》等报刊和文艺杂志亮相。时至今日,秦淮已出版了12本文集,其中是爱国诗集《八月摇篮》、杂文集《玫瑰有刺》、长短诗集《裸女画》和散文集《童话边缘》等。

秦淮也是一位道地的慈善家。早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他经常到香港为邵氏电影演唱插曲,从那个时候开始,他就活跃于各种慈善筹款的场合,在歌坛被誉为“义播王子”,并赢得“慈善歌王”的美称。直至现在,古稀之年的秦淮仍然热衷于慈善活动。


秦淮与李玉洁伉俪(右)与文友们茗茶谈天。

文友们访问酷爱中华文化的阳光旅游(新加坡)公司总经理徐永源(右)。

秦淮的生活经验非常丰富,涵盖了文学、影视、戏剧、音乐、舞蹈、绘画和书法等文化艺术,而且从他的文化艺术生涯和慈善活动紧密结合不曾分离。

直至墨玉斋艺术馆馆主李玉洁回来,大家又转变了话题。身为世界艺术协会亚太分会秘书长兼中国文化艺术品产权交易所专家顾问的李玉洁告诉笔者,墨玉斋艺术馆准备于今年4月联合新加坡和台湾等地书画社在山东省青岛市举办书画艺术展览会。

从墨玉斋艺术馆出来已是傍晚时分,我们与陈惠连和陈惠卿两位文友汇合,然后一起到牛车水访问阳光旅游(新加坡)有限公司总经理徐永源。这位年轻貌美的女性总经理不但熟悉旅游业务,懂得多种语言,同时也对中华文化具有深刻的认识。

在前往牛车水食摊的路上,我一面迈步一面思考:我们太幸运了,这样一个不太长的武吉巴梳街竟然聚集了那么多的文化组织,这要感谢新加坡华族先贤的拼搏努力,也要感谢历届新加坡政府保护历史文物和文化恒存的明智政策,更要感谢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之博大精深。而我们这次拜访的8个文化社团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希望将来还有机会访问这条古意盎然的文化街,向更多的具有百年历史的华人社团求教。



新加坡文化之旅

(一)/ (二)/ (三)/ (四)

Perhimpunan Penulis Tionghoa Indonesia (c)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