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华文学多面观
(中国)庄钟庆
庄钟庆教授
印华文学在东南亚华文文学中有着独特性及成就、值得探讨。
印华文学逐步走向独立自主的道路,包括印华文学在内的东南亚华文新文学都是在中国新文学的影响下形成与发展起来,且各具特色。最早接受中国新文学影响的是新马华文文学,大约在一九一九年十月,新加坡《新国民日报》、《新国民杂志》副刊刊登《 新思想新精神的语体散文》;最晚接受中国新文学影响的是菲华文学,大约是一九三三年以后。印尼与泰国都在一九二二年后受到中国新文学影响,如印尼1922年出版的巴城《新报》、《天声日报》及棉兰的《南洋时报》的文艺副刊等都刊登白话文的作品。
从一九二七年到一九三七年,这是东南亚华文文学走上本土化时期。新马文学界提出南洋文艺,提倡马华文学,印华文坛出现有关描写华侨生活的作品,如郑吐飞的《椰子集》,这个短篇集子在当时文坛上是少见的,标志着印华文学走上本土化。
从一九三八年到一九四五年是印尼本土抗战文学的兴起与转折,华侨作家王任叔(巴人)及郁达夫的诗文都可以作为这个时期本土化创作潮流的代表。
从一九四六年抗战胜利直至当今印华的本土文学在曲折发展中不断发展变化。大体说来,一九六四年印尼政局变化,印华文学陷于困境,九十年代末解冻,文学欣欣向荣,较之以前印华文学更有本土特色。这种特色与东南亚其它国家的华文文学有着显著的不同,那就是:印华文学是在血与火的战斗中茁壮成长,它在反对荷兰殖民主义、日本帝国主义中及与本国当权者的较量中时间很长,是别的国家所不能代替的,由于时间长,储蓄的力量也大,成果也极为明显,如一九六五年以来,华文文学的推行受到禁锢,约达二十多年,一旦解冻,文坛上出现前所未有的新景象。
印华文学有着自己的特色。反映印尼人民的生活变化与表现华侨与当地人民的友好相处,反对侵略者,揭露当权者。1929年出版的《椰子集》,表现荷兰、印尼、华侨三个民族既有密切联系,又有矛盾与斗争。四十年代,巴人《印度尼西亚之歌》对印尼革命与华侨及民族问题表现自己的看法,黑婴的《时代的感动》,表现印尼华人华侨反对日本侵略者的情景,黄东平的《侨歌》,反映华人华侨的血泪史、奋斗史,林义彪的《千岛之歌》表现印尼经济复兴。
印华的作品还表现印尼人民特别是华侨社会各种生活现象。阿五(李亚五)小说涉及30年代到60年代印尼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林万里小说敢于批评和讽刺社会各种不良现象,如虚荣心、啼笑皆非的窘相等。
印华文学在艺术上也有独特的成就。长篇史诗、短篇作品各具特色。如白放请的小说《春梦》共七篇,各篇均有二、三千字,内容独立却又上下连接;诗歌格调独特,如桑密欧•郑诗集《跃起》清新,冯世才的诗作平实;散文形式也有特色,立锋的哲理小品,女性作家如茜茜丽亚、袁霓、明芳、晓彤等对人生对生活对感情都有自己的思考与探讨,也有不同的表现方式。
印华文学史上出现不少优秀作品,在东南亚华文文学中有着独特的地位。如王任叔的长诗《印度尼西亚之歌》、四幕剧《五祖庙》、散文《印尼散记》,郁达夫的古诗,黑婴的小说《时代的感动》,黄东平的长篇《侨歌》等,这些都是别的东南亚国家华文文学中不能见到的。
当然,印华文学还在成长中,有待进一步发展。例如新创作的长篇少了些,中篇也不丰盛,短篇不少,有些质量有待提高,文论也要改善,以便推动创作。
为了发扬长处,克服缺点,向印华作协及文友们建议:
创作体现时代性、把握中华情、又有创造性的植根于生活的作品。
多读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及本国优秀文学作品,从中汲取有益的成份,以利提高写作水平。
加强交流,包括举办创作研讨会、座谈会。
重视出版工作,如办刊物、出新书等,以推动创作!
祝印华文学百花盛开更上一层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