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关于作协 | 主要领导 | 新近文集 | 推荐文章 | 文坛活动 |
散文园地 | 诗歌创作 | 小说世界 | 纪实报道 | 古典文学 | 传统艺术 |
春华秋实 | 翡翠文苑 | 椰风蕉雨 | Aneka Sastra | 友情链接 | 留言簿 |
珍惜生命,分秒必争/万隆文学研讨会 (一) 为了配合印华作协举办的散文创作比赛征文活动,印华作协万隆分会第二次举办的文学研讨会,特别选择了美国著名女作家海伦•凯勒的议论性散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作为研讨的作品。这是一篇外国的散文著作,希望通过学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二) 熟知,西方文学作品很多是充斥了低级、下流、强暴、恐怖的内容。但是,西方文学并非全是伤风败俗,腐朽糜烂之作。西方文学也有不少是好的,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只是我们没有阅读到,或少读到罢了。现在,我们研讨的散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就是一篇优秀的西方文学作品。 (三)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作者海伦•凯勒,是一位失明失聪的残疾人。她在黑暗中度过了漫长的88个春秋,但是,她意志坚强,从不沮丧,总是精神抖擞。在黑暗里,在困难面前,她敢于挑战拼搏,勇于攀登。在启蒙老师安妮•莎丽文的真心帮助下,她学会了五种外国语言文字,还考进了久负盛名的哈佛大学,并创作了十余部自传体小说,1965年被推选为世界十名杰出的妇女之一。
(四)
这篇议论性散文,其语言文学表面看来很浅白,其实字里行间蕴涵了极其深刻的思想性。作者通过巧妙反复的议论,用具体有说服力的事例,语重心长地指出耳目的重要性,告诉我们要充分地爱护自己的耳目,千万勿像一些耳聪目明的人,却“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也不要像一些明眼人,却往往“熟视无睹”。文中有意识地告诉人们,要爱惜生命,分秒必争,勿让时间白费。
(五)
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使我们进一步认识,这篇西方文学作品,不愧为一篇技巧到家,结构完美,严谨的好散文。全文首尾呼应。开头点题::“谁都知道自己难免一死。”这句开门见山地指出,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暗示了人们要爱惜生命、珍惜时光。这一开头句子,紧紧扣住了文章的主题。
(六)
海伦•凯勒在结尾处,她没有直接向读者表述“如何使用眼睛”、“如何度过三天”和“眼睛停留在何处?”的问题,而是反问读者,提出三道题,留给读者去思考,找答案。这种“问句式”结尾,更能发人深省。
(七)
通过学习海伦•凯勒的散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进一步加深了我们的理性认识。一位失明失聪的海伦•凯勒,她能排除万难,学有所成,而我们作为耳聪目明的人,更应该豪情满怀,信心百倍,在困难面前,敢于拼搏,攀登。我们更要只争朝夕,分秒必争,不随便虚度光阴。在有限的人生中,发奋读书,构筑和谐,造福人类。让我们的生命焕发出永恒灿烂的光彩! |
|||||
Perhimpunan Penulis Tionghoa Indonesia (c)20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