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er atau banner
首页 关于作协 主要领导 新近文集 推荐文章 文坛活动
散文园地 新诗创作 小说世界 纪实报道 古典文学 传统艺术
春华秋实 翡翠文苑 椰风蕉雨 Aneka Sastra 友情链接 留言簿

谈报告文学入围作品
东瑞




(右起)袁霓向东瑞、莎萍、贾建京和南治国颁发荣誉证书。




  这一次参赛的稿件据主办机构的统计共有60篇,比较以往的散文、小说、游记的比赛数量少得多,可见报告文学在长度、写法、特点等等方面,都有一定的难度,不好掌握。从总的印象来看,也确实没有预期的理想,看得出,参赛者已竭近了全力,因此非战之罪,而是经验缺乏。

  报告文学属于纪实性的文学样式,最起码的要求是真实性、新闻性、文学性、行走性和危险性,要包括这么几项的确不容易,多数只是具有了真实性和新闻性,少数的兼顾了文学性,不少只是很散文的写法,没有组织,只是按照自己经历过的来写,给人的感觉不像报告文学。几乎没有一篇具有危险性。可贵的是有几篇具有行走性。——什么叫着行走性呢?记得我在2012年9月在楠榜关于报告文学的讲座上有一段话是这样的“报告文学文体的特殊性决定了它首先应该是一种行走的文字,需要进行田野作业。即便是历史题材作品的写作也不能缺失采访这样的关键环节。采访不仅可以获取关于对象的第一手材料,进入对象存在现场,而且也是主客交遇感应、产生真切生命感受的基本前提。但是现在一些历史非虚构写作,删除了必要的采访、寻访环节,从数据到数据,成为一种缺乏历史现场感和生命体温的书斋文字。”简单地说,就是在写报告前,进行了“必要的采访、寻访环节”。不论成绩如何,都显示了自己写作的诚意,让我们获得了一种新鲜的感受。这几篇是:

  《烈火重生——苏哈托时期西加华族遭迫害的史实》

  《咖啡飘香遍天下——咖啡的历史》

  《印尼的达雅族及本奴阿人的习俗文化》

  《乡村女教师阿斯娜和她周围的故事》

  《万达亚齐—沙璜海难》

  《卡里汶岛上的渔夫》

  《渺茫》

小结

  从这次报告文学的内容,我们对不少事件、灾难、民族文化、各行业内情等等都获得了进一步了解。它们充满了知性、史料性,非常珍贵。比如,以前我们只是从表面、从简单的新闻报道,知道五月暴乱的始末,但几篇有关五月暴乱的稿件,或者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或者根据所见所闻,将五月暴乱的始末写得更具体更全面,文笔也更加生动,史料性很强,为华族的历史无疑留存了很珍贵知道资料。几篇有关排华的题材,那么巧,从华校的被封闭始末、华文书店的盛衰、十号法令对华族家庭的影响都叙述详尽,而西加的屠杀惨案揭开了历史的神秘黑幕,值得重视,具有重大的社会和历史价值。两篇海难题材,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了灾难纯粹是因为严重超载的人为因素。几篇以华人在各个领域奋斗事迹为线索的文章,也都有不凡的意义。有的在旅游胜地开拓和发展当地的文化艺术做出贡献;有的在世界三大饮料之一的咖啡行业,开辟和打造了令人眩目的咖啡王国;有的在小县小城为教育事业贡献一己之力的。这些都是”新近发生的、新近发现的、有一定影响或有一定意义的事件。”还有一类是较早以前的人物,例如已经不在的文学家郁达夫、梁添成烈士母子,还有一篇是描述原住民教师阿斯娜如何献身教育事业的。探访犯罪者的一篇和探访达雅族的一篇,都比较特殊,虽然新闻性不强,但也很有意义。


18位获奖人与颁奖人等合影。



逐篇评语


  1 排华题材

  《十号法令(Ipp)》于1959年颁布,其深刻的影响迄今留下了很深的后遗症,是一次大型排华的前奏,不亚于1966年的大规模排华。以自己家庭为例,叙述华侨如何受十号法令的影响,不失为有意义,为历史作出了见证。从父亲的出洋和一生拼搏奋斗写起,让我们了解到华侨出洋、落地扎根的过程,如接妻子、生意发展、做慈善、辗转搬迁,一直到接侨船的到来、送别的场面、回国而如今还失散的弟弟、爸爸的黯然去世、遣侨委员会个别人的贪念等等。全文写来不过不失,难度不大,像叙述一般的家史,缺少采访的意识。

  《印尼华文书店的哀歌》。大约半个世纪以来的、在印尼的华文书店为题,介绍了雅加达、棉兰、万隆、泗水、锡江等几个大城市曾经有过的华文书店,主要以雅加达的联通书局为案例,分析了华文书店从全盛时期带衰落的原因。最后是分析印尼华文书店的不乐观前景,主要有上网阅读、读者断层、价格贵、电子书开始盛行等原因,还比较了中国大陆、新马一些地区和国家的状况,加了一个三语学校全面开花、孔子学院开始多起来阅读数量会增加的光明尾巴。文章的主要问题是蜻蜓点水,没有深入,文字较俗,某些事实可能有误。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峇眼亚比大众中小学学校沧桑史》。峇眼亚比一家学校在1966年6月的被封闭事件切入,回顾了该校的艰难创办史。内容涉及到各个方面,包括办学侨贤、校舍、学生福利、人数、扩建、历届校长、校风、经费、社会捐献、办夜校、认捐运动、师资、体育发展、等等,可以看作为一篇简要的校史。文章太着重所有出钱出力的人士的名字,资料虽然详尽,但面面俱圆,没有中心,缺乏了主线人物。如果想到每一家被封闭的华校都有其血泪,更应该考虑该有怎样的取胜之处,让他篇较难超越和更能吸引读者?

  《棉中母校封闭话沧桑——在那白色恐怖的岁月里》。一间在1965年9-30政变受波及到华校都有长长的血泪史,本文确实也写得很长,以棉中遭封闭为大背景,以自己和夫人(化名钟德明和许明慧)两位老师的经历为线索,内容涉及学校封闭始末、转入地下的华文补习班和老师们的艰难生计、还有棉中宿舍的难民潮及“反迫害、争生存”斗争,这几部分读写得比较具体生动。但后面谈到了苏哈托下台后形势的大变化,还加以不少议论,内容显得很庞杂,影响了整个主题,形成了两大部分,尤其是”浴火重生的华文教育与印华文学“的加入,令报告文学变得不太纯粹。

  《烈火重生——苏哈托时期西加华族遭迫害的史实》。入围作品里的十八篇里,数这一篇字数最长,难度也最高。作者为写这一篇报告,从2012年到2013年在雅加达、西加好几个地方甚至深入到一些穷乡僻壤里,采访了大屠杀惨案的幸存者和见证者,揭开这已经快要被历史尘烟湮没的排华真相。这个排华比五月暴乱时间更长,更为隐蔽,是事关华族的被秘密屠杀的种族消灭的案件,因此意义重大。9-30政变后,1967年华人社团领袖被驱逐出山口洋,西加达雅族在军方的煽动和挑破下,开始了恐怖的红碗事件,成千百的华人被屠杀。报告主要由采访组成,将文章分为12个部分,以口述历史为主,由形势叙述、杜先生一家人悲剧、亭大阪(Timtapan)惨案、阿隆巴(Arumparak)惨案、日本沟黄阿妹口述身世、茱亚蒂(Melanti)惨案、本冬(Betung)惨案等组成,涉及被采访的有黄阿妹、芳神、范昌、刘阿源、张忠、周淑芳、阿达,由他们见证,说服力强,最后还采访了达雅族阿曼,采访内容更为惊心动魄,他叙述了80几名华人被杀的情景残酷性与日寇南京大屠杀相似。作品结构详略得当,个案典型,充满诚意,对于鲜为人知的西加屠杀华人的历史案件做了“钩沉”解密的有益工作,对于南洋华人史是一个重要的补白。

  2 五月暴乱(专题)

  《弥留中的母亲——“五月暴乱”事件所见所闻所想》。五月暴乱的有两篇,写法不同,这一篇内容涉及较多:暴乱的概况和始末、从棉兰1998年5月6日的暴乱到回顾六十年代各个城市的排华暴乱、5月12日印尼大学生的示威游行、市面的动荡不安、王其信和原住民的救人、暴徒追杀梦游人、市面混乱的描述、华裔大学生一家的遭遇、超市被抢劫、最后是对形势的分析。全文可以从几个个案的描述中了解五月暴乱的发生过程,为那不安的几天提供了生动感性的材料,但材料虽然丰富,感觉上主线不明显,犹如几个新闻特写的组合。文章中有两个母亲的意象,意义似乎不大。

  《漫漫长夜显露了曙光——由“黑色五月风暴”事件谈起》。文写五月暴乱,与另一篇相同的是都有比较大量的形势分析和议论的加入,不同的是重点内容放在个人、自家经历和亲戚遭遇和损失。由金融风暴、学生运动、友族阿利救人、暴乱街面见闻、红溪暴行、焚烧华人商店、电视画面、二嫂一家经历、五月14日内兄来电、居民守夜组成,穿插了从1952年到1959年的排华事件、对世界上排华历史的回顾、对六十年代印尼排华的回顾和批判、对文革的批判,最后以学生示威和总统下台做结束。叙述就地取材,缺乏主线,客观的叙述缺乏冷静,插入的议论比较多,没有特别的采访,也就少了不同的视角的见证。

  3 海难

  《海难》是写1996年1月19日万达亚齐—沙璜海难的。文章的写法接近散文,一开场就是导游李伟敦率领旅行团在带团在亚齐游览时,宣布第二天要到对岸的沙璜岛游览,遇到一对英籍夫妻Nicholsonhe和Merrison的激烈反应和反对。大家都很奇怪他们为何会那样,文章就以回忆、倒叙的手法与大家说出了1996年那场海难把他们整整折磨了十九年的故事。从个人的死里逃生说到海难的各个方面,例如人数超达378(150人没有登记)人的人为因素。这篇报告文学用了小说和散文的倒叙手法,事件背景和人物却是真的,与刘以鬯的《岛屿半岛》有点类似,手法归为散文或小说似乎比较妥当。

  《万达亚齐——沙璜海滩——337人遇难,40人生还》。这一篇和《海难》同一个题材,都是写1996年1月19日亚齐沙璜那场海难的过程和人为的原因,写法别具一格,电影手法很明显,以新闻片断加于文学渲染组成,虽让有点零碎,但文学性、新闻性和真实性都很强,可见作者在技巧上都下了很多功夫。全文由沉船场面、李亚弟、伊斯干达、尤淑夫、法尔沙获救、亚龙获救、英籍夫妻死里求生成功、三条鲨鱼肚腹内发现衣服和肢体、依沙尔获救、船长长子谈父亲、几个没有上船的人的叙述组成,最后揭发交通部长的表态、人为的超载、内部贪污等等严重现象。不足是游客获救的几段整理得不够大气完美。

  4 华人在各领域的奋斗事迹

  夏之云《天谭舞剧院精彩夺目的创意演出——印尼华族对巴利文化艺术与旅游发展的积极贡献》这项选材肯定不错,主要叙述施柏松、廖彩珍夫妇在发掘、推广和弘扬印尼文化艺术的贡献的,前半部分以优美的文笔介绍了天谭舞剧的主要形式和内容,较为详细,后半叙述廖彩珍近年的一系列活动和所得的荣誉和奖项,最后谈了廖的家庭出身、上一辈的影响、慈善贡献等等。可惜感觉上有点头重脚轻、比例失当。其实可以以人物为线索,突出她的襟怀,多次或至少一次的面对面采访,收获更为独家的资料,进入对象存在的现场,增加主客方的交流感应,以及新鲜的生命体验,而不是仅仅满足于众所周知的资料的完整化。

  《咖啡飘香遍天下》。文是对麝香猫咖啡的一次精彩的扎实的解读和揭密。虽然全文只有4000多字,但符合报告文学“新闻性”、“真实性”、“行走性”的几项主要大要求和基本模式。一开始就以介绍咖啡的发现和麝香猫咖啡的起源说起,引人入胜。全文文字精炼,分为咖啡的历史、上山、香喷喷的麝香猫、Sabi Lulungan环保奖、评分咖啡、最大的荣誉几大部分。采访人为了“报告”,不仅上山,与咖啡园的主人柯百庠面对面采访,而且进入现场,而最令人感动的是抱起了麝香猫的举动。由于采访比较深入具体,得到了第一手资料。像“一只麝香猫能吃下一百多克的咖啡樱桃”、“园里有三千株咖啡,准备放进两百只麝香猫”也只有内行的人才写得出。文章写到了环保、主人的崇高襟怀,令人感到他获颁“冠军阿拉比咖啡豆”“冠军麝香猫咖啡”、环保奖以及所生产的咖啡成为亚非会议六十周年大会的指定饮料之一,实至名归。略输文采、没有利用允许的字数再详写,是文章不足之处。

  《卡里汶岛上的渔夫》 乘着一次到卡里汶岛的机会,对一位传奇人物洪新文打渔、办学校的事迹做了全面的追踪和描述,从报告文学的几项要求来看,都掌握得很好,尤其是罕见的能将人物写得那样资料翔实,形象生动。作者不但与被写的人物进行第一类接触,交谈交流,而且进入现场。先写渔夫的打渔生涯,如何从小帆船发展到机器船,再写他在1957年华校被封闭后怎样传授知识给孩子,最后还写到在退休后怎样开补习班,从16个人的补习班最后发展到有600个学生的“育民学校”。写人物,写他的生平还写他的抱负,写得不空泛,资料很是丰富,有血有肉,文字干净利落,内容上基本没有水分。

  5 其他个人事迹的追踪和描述

  《文化之旅 寻访郁达夫足迹》。达夫是中国著名、重要的作家,也是著名的爱国志士,他在生命的最后日子里,如何被杀害,真相如何?这个选材本身是很有意义的,本文从一些第二手的资料和对个别知情人的采访,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郁达夫1942-1945到巴雅公务生活、婚姻的真相,以及1945年8月29日被日军带走的情形,被杀害地点依然没有揭开。本文最可惜的是写法上,以郁达夫在苏岛巴雅公务的活动为题,但没有紧扣郁达夫这条线,而是穿插了作协的许多活动、游记式的风景描述、郁达夫研究学会访问印尼的活动、最后还以不少篇幅谈国际形势、与主题无关的一个慰安妇的状况就占了一千多字的篇幅,内容庞杂,大大影响报告文学的纯粹。

  《揭开尘封的历史——追忆“万隆之鹰”梁添成烈士母子》是以在1913年在万隆出生的抗日英雄梁添成烈士的事迹为内容的。1939年日军空袭重庆,还在蜜月时期的梁氏驾驶2307飞机迎敌,被日机击中牺牲。文章内容分大背景、梁在南京的墓地、报纸有关的记载、梁的身世和生平大事记,他的主要战绩、功勋、他的报国胸襟。从资料的整理来说,无疑非常完整。可惜如果从报告文学的要求来看,缺乏了采访、追踪,以致少了梁烈士生前的生活细节,基本上就是从资料到资料,文学性的元素也少了。就是专家所批评的“成为一种缺乏历史现场感和生命体温的书斋文字。”

  《乡村女教师阿斯娜和她周围的故事》写的是阿斯娜(Asna)以优秀成绩高中毕业,“正是印尼文教部要大力发展乡村教育的时候”。她就是这样第一个愿意到那个叫Teluk乡村去教书的女教师。这样的题材很有意义,入围的几篇写原住民的就不多。尤其是印尼原住民教育问题上还存在不少问题。全文分为五个章节,很可惜语言上不够干净利落,剪裁方面详略不够得当,尤其是后面的评论和议论较多,某些叙述的内容也比较琐碎,以致影响了对主角人物形象生动的描述和她动人事迹的追踪和突出。

  6 罪行(吸毒)

  《渺茫》作者为了参加这一次报告文学比赛,特地跑到万隆Suka Miskin女子监狱去采访,精神可嘉,又写得很有文采,符合了报告文学的几个元素,如果是到男子监狱,就具备了危险性。这个监狱的女囚犯有三百多名,贩毒犯有204名,贪污诈骗犯占了38名,作者选了六位,贪污犯、友族少妇娅蒂、丈夫是尼日利亚大毒犯的华裔少妇妲丽、幼年被强奸的贩毒犯、被在饮料下迷幻药从此吸毒上瘾的尤莉、皮箱里被放毒品的媫西嘉,其中以对五十一岁的华族大婶的犯罪经历和身世写得最详尽,不但写她的家庭,还写了她堕落的复杂原因。不足是有点剪裁详略失当,某些人物删去更好,还有题目《渺茫》较为悲情,欠缺正能量。

  7 原住民达雅族习俗和文化

  《印尼的达雅族及本奴阿人的习俗文化》文笔平实,具有人类学者写学术论文的风范,也为对印尼“土著”充满误解的外界人士揭开了神秘的面纱。该文对重要的知情人进行了采访,详细介绍了达雅族主要一支本努阿人融入现代社会的现状、概况、来源、1967年红碗事件真相、衣食住行的概况、文化舞蹈、婚俗婚礼、夫妻关系、传宗接代习俗、死亡和葬礼等,内容丰富,涉及全面,让我们对达雅族的变迁和文化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是不可多得的了解印尼多元民族的一份翔实资料性文章,文采略显不足。

  8 身份认同

  《我是谁》是一位印尼华裔八十后青年写的对自己身份的寻觅。以一首现代诗作为引子开始,内容一步步深入,从困惑、华文补习、租电视剧、中印两国羽毛球比赛华裔观众的立场、年轻一代身份的煎熬,谈到1998年的五月暴乱、印尼排华的根本原因、方言、华文的解冻、结合到自己的读大学、到暨南大学的留学、最后谈到三语学校、印尼原住民学华语、旅游的经历等等,对于八十后的华裔青年,本文提出的“我是谁”的叩问很有代表性,最后提出了“我是一家人”的认知。本文报告文学的味道不强,可以视为一篇普通散文。

Perhimpunan Penulis Tionghoa Indonesia (c)2009